linux磁盘常用命令

工具教程3天前更新 hank
20 0 0

1.扫描磁盘
当我们添加一块磁盘后,操作系统可能没有识别到该磁盘,即lsblk下没有该磁盘的信息。
只要是该盘走的是SCSI协议,即SATA硬盘,SAS硬盘等等,都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来识别。
echo “- – -” | tee /sys/class/scsi_host/host*/scan
linux磁盘常用命令
2.磁盘挂载
挂载一般分为临时挂载和永久挂载,看具体的用途和需求,例如临时挂载上去备份文件就只临时挂载即可mount -t可指定文件系统类型,例如xfs、ext4、nfs、ntfs-3g(windows),永久挂载就是将磁盘信息写入 /etc/fstab,并使用mount -a去自动挂载(验证)
/etc/fstab下的格式
/dev/sda /mnt xfs defaults 0 0
设备路径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、挂载参数、dump 备份、fsck 检查,需一一对应
一般地,设备路径容易发生变化,所以这里写uuid是最稳妥的,磁盘的uuid可以使用”blkid“去获取,复制下来
文件格式类型一般就是xfs、ext4,挂载的如果是iso文件的话,需要写 iso9660

3.移除文件系统签名
当我们要去做LVM的时候,如果磁盘本身就带文件系统签名,例如已经是xfs格式的磁盘了,做物理卷pv的时候就会出问题,设备就会冲突。
比如我先将一块磁盘做了pv之后,又使用mkfs.xfs文件系统格式化掉之后,引发冲突,导致pvdisplay无法查到我的pv,就是因为磁盘同时存在 LVM 元数据和文件系统签名。
wipefs -a /dev/sd()

4.查看磁盘
fdisk -l
lsblk
两者都可以查看可挂载的磁盘
blkid #获取uuid,获取文件格式类型等
df -h #查看已挂载的磁盘

5.LVM
PV-VG-LV
#创建物理卷pv
pvcreate /dev/sdx
#查看物理卷
pvs/pvdisplay

#创建卷组,名称为vg_name,将/dev/sdx这个pv加入vg
vgcreate vg_name /dev/sdx
#查看卷组
vgs/vgdisplay
#创建lv
lvcreate -l 100%free -n lv_name vg_name
lvcreate -L +10G -n lv_name vg_name
格式化磁盘
mkfs.xfs /dev/vg_name/lv_name #格式化磁盘(lv的路径)
mkfs.ext4 /dev/vg_name/lv_name

#逻辑卷扩容
新添加一块磁盘,做成pv。
pvcreate /dev/sdb
linux磁盘常用命令
将其加入现有的vg
vgextend vg_name /dev/sdb
linux磁盘常用命令
#注意,如果报错Couldn’t create temporary archive name,建议排查一下原数据存储路径上的存储使用情况,比如想给根目录扩容,但是根目录Use%达到100%等就会提示这个错误,当然还有其他原因,例如权限、卷组本身状态有异常等等。
LVM 操作需要在 /etc/lvm/archive/和 /etc/lvm/backup/ 目录生成临时元数据文件,若根分区空间满,会导致无法创建临时文件
vg成功添加后,可以查看vgs,里面有个VFree参数,这个就是目前vg的剩余可使用容量,可以扩容到一个lv里

lvextend -L +50G -n /dev/rhel/root
#当lvextend本身操作成功的时候,去查看df -h显示容量还是没有变化,这是因为lvextend仅只是扩容lv底层逻辑卷,还需要同步到上层的文件系统这个操作
#xfs
xfs_growfs /dev/rhel/root
#ext4
resize2fs /dev/rhel/root
linux磁盘常用命令

linux磁盘常用命令
注释:后期会继续更新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